淺談拍賣及古玉投資(課程教案)

淺談拍賣及古玉投資教案

 

內容大網

  • 前言
  • 淺談拍賣公司
  • 中國拍賣市場故事分享
  • 中國古玉各朝代發展簡介(文字及圖片)
  • 古玉投資之未來分析
  • 問與答(書冊介紹)

前言

古董收藏四大要素

要有人文素養,要有好眼光,要有一定的財力,要有管道。

古董如新

古董如精品,一定要美麗。

古董投資之背景,股票,房地產,古玉

 

 

中國文物流失四大階段

1860-1900,英法聯軍,八國聯軍。二次火燒圓明園。

二戰到新中國,百萬件。

中國文革,1966,二百萬件。

1980年代至今,盗墓,盗撈,盗竊。這是最嚴重的。數千萬件。

 

 

淺談拍賣公司

世界級拍賣公司,在紐約上市的蘇富比,在倫敦的佳士德,中國的翰海,保利,德國的納高。

2002-2003,二大航母幾乎沈沒。

1989-日本股市由6000點,來到38975歷史天價。700萬英鎊,日本人南森回憶父親自殺的那天,拍賣公司,銀行家。1988莫內名作睡蓮13億日元。

 

 

中國拍市故事分享

獸首介紹

鼠,免首的巴黎革命

豬首,何600萬港元

1989年,倫敦蘇富比,牛,虎,馬,大約各十幾萬英鎊,由蔡辰洋,買走,(猴首10多萬美金)

2000年,猴818萬港元,牛774萬港元,虎首1400萬港元,

馬首6910萬港元(何)七年後。

 

 

中國古玉各朝代發展簡介(文字及圖片)

傳說中的夏代,是中國第一個階級社會,已經有了一套完備的禮器和禮儀制度,普遍應用於祭祀、禮儀、珮飾、陳設、生產和殉葬中。

商代文明不只有以莊重的青銅器聞名,也以眾多的玉器著稱,商代早期玉器發現不多,琢制也較粗糙,晚期比較好一點。動物、人物玉器大大超過幾何形玉器,玉龍、玉鳳、玉鸚鵡,神態各異,形神畢肖。商代已開始有了大量的圓雕作品。

西周玉器在繼承殷商玉器雙線勾勒技藝的同進,獨創一面坡粗線或細陰線鏤刻的琢玉技藝,這在鳥形玉刀和獸面紋玉飾上大放異彩,但從總體上看,西周玉器沒有商代玉器活潑多樣,而顯得有點呆板,過於規矩,這與西周嚴格的宗法、禮俗制度也不無關係。

春秋戰國時期

春秋戰國時期,東周王室和各路諸侯,為了各自的利益,都把玉當作自己(君子)的化身,他們佩掛玉飾,以標榜自己是有”德”的仁人君子,”君子無故,玉不去身”每一位元元士大夫,從頭到腳,都有一系列的玉佩飾,尤其腰下的玉佩系列更加覆雜化,所以當時佩玉特別發達。能體現時代精神的是大量龍、鳳、虎形玉佩,造型呈富有動態美的S形。

漢代

漢代是我國大一統的封建盛世,強大的國力促使其手動業生產亦相當繁盛,玉器在當時也攀上了古代玉器發展前期的最高水平。 漢代玉器寫實,一反平面雕刻,代之以立體圓雕,雕琢手法突出的是漢八刀和雙溝碾法(又稱遊絲毛雕)。漢八刀反映的漢代玉雕的簡潔明快。 辟邪是傳說中的神獸,漢代始流橫列於中 國。古代帝王陵寢前常有大型石刻辟邪守護,漢代玉器中也出現了辟邪形象。

魏晉南北朝

魏晉南北朝時期,社會動蕩不安,玉文化的發展受到了抑制,尤其是曹魏文帝下令禁止使用玉衣,致使葬玉一落千丈,只有為趨向寫實而又簡括的玉豚、玉蟬之類的玉雕,在有限的範圍內流橫列,此時佛教乘戰火烽起、生靈塗炭之機,深入民間,擴大影響,促使玉工藝轉向新領網網域,以和田玉雕造佛像或引進玉佛。表明古代玉器史已由高度發達的、處於巔峰地位元元的兩漢玉器工藝,漸漸向它的谷底滑落。

隋朝

隋朝歷史很短,不足40年,但卻是一個承前啟後的朝代:她為大唐帝國的建立鋪平了根基。在玉器史上,隋代陶玉器工藝也不曾有什麼獨特的建樹,可她卻為一個新的玉器時代拉開了序幕。

唐朝

唐代玉器有顯著的變化,主要表現在玉料的精美化,工用的文玩上,裝飾鑒賞化。 

唐代玉料以和闐青白玉為主,其它玉料少見。除此之外,大量的雜瑪瑙、透明水晶等,多數不見於國內礦藏,可能從西網網域輸入,功用文玩化,是說唐代玉器比起周 漢玉器更親切可愛,更具玩賞性。周代玉器以禮儀玉器為主,不能隨便玩褻,漢代喪葬、辟邪玉主宰世界,把玩受到限制。唐代以前玉器裝飾有的也相當精美,但神味太濃,禮性太足,然而唐代則擺脫此,在裝飾上鑒賞化。佛教玉器、實用玉器皿、擺飾玉大橫列其道。 

宋、遼、金

公元960至1234年的274年間,是中國歷史上宋、遼、金的對峙分裂時期。

宋、遼、金玉器實用裝飾玉占重要地位元元,”禮”性大減,”玩” 味大增,玉器更接近現實生活。

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碾玉特點,周代神秘、漢代巧、唐宋自然、元代氣勢 

明代玉器的碾玉特點是粗獷渾厚,不拘小節,這應是由大刀闊斧的元代北方之工匠碾玉演變而來,古玩鑒賞家將這些特點形象地概括為「粗大明」 

乾隆帝對收集到的古玉,滿意者賦詩、作文,大加讚賞,不滿意者命清宮造辦處改頭換面,重新琢鏤。乾隆對琢玉高手倍加愛護,對姚宗仁尤為賞識, 經常與其切磋仿古玉技藝。宋元時期仿古玉已初顯端倪,明代仿古琢造已達相當水平,清代在傳統文化和乾嘉考據學派的影響下,仿古玉出現了許多新特色,如下: 

a、琢制仿古玉,從目的來講,基本上有兩種: 

是唯利是圖的商人,已達謀取暴利之目的; 

是為滿足文人雅士之需要,以標榜持有者學識與財力。  

 

 

古玉投資之未來分析

中國古代文物海外拍賣市場走勢之背景

清代官窯瓷器價格來到階段性頂峰,圓明園遺物拍賣引起中國政府及民眾的憤怒,清代瓷器在歐美藏量巨大,中國富豪的水準提高。

未來走勢有四大方向

元明清官窰瓷器價格來到階段性頂點

20年內中國文物市場熱度不會衰退

由元明清官窰瓷器轉向,宋瓷(南北名窰),新石器時代陶器,高古(漢代以前)玉器及青銅,唐元以前的石質造像及字畫。

 

 

問與答(書冊介紹)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南山人壽NPM團隊,S.S.Ken,陳正宏